加入收藏夾 聯系我們 黃廣學校 增城學校
 
師生園地
 
您所在的位置:黃岡中學廣州學校 > 師生園地 > 教學教研 >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學習曾軍良經驗感言 

    曾軍良校長的教育教學經驗咋一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仔細琢磨品味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我隱隱約約的感到一些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撲面而來,總想更深入的學習研究下去。

無疑,曾軍良校長是來自教學第一線、教育管理第一線的專家,但我現在還不敢恭維他是大師;因為這年頭“大師”的名頭太泛濫了,我怕這虛名褻瀆了曾校長的英名。像所有在某一領域有著相當成就和理論建樹的人是站在前人和巨人的肩膀上的一樣,曾軍良校長的經驗是在長期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的實踐中不斷學習、積累、借鑒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師和專家(如孔子、陶行知、杜威、凱洛夫、夸美紐斯、蘇霍姆林斯基等)的教育理論和經驗而形成的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成功范例。

成功的范例多的是,給我的最真切的感受是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名句所蘊含的哲理。

 

一、 做好一個“讀書人”,才能做一位“教書人”。

這是我從曾軍良校長經驗之談中得到的最深刻的啟迪,這恰恰是為人師者最大的最重要的“躬行”實踐。他說:“教師不讀書是教育的致命傷痛,教書的先生都不讀書了,想起來就讓人吃驚和惶恐不安;以其不讀書的形象去影響學生,以其空空如也的頭腦去思考問題,以其匱乏的信息去與人交流,以其貧乏的知識去教育學生,教育還能有什么好結果?因為不讀書,教學沒有什么好方法,沒有什么新內容,頭腦里沒有什么新問題,就容易自以為是。見不到新東西,目光自會短淺,言談舉止自然庸俗。國人不讀書,國家難以強盛;教師不讀書,教育難以興旺?!?/span>

    這番話直指當今教育體制下的嚴重弊端。教師在浮躁功利的世俗風氣的浸染中,在中考高考的巨大壓力下,疲于奔命,掙扎于題海;哪有讀書的氛圍、讀書的動力、讀書的激情、讀書的時間?  

    (一),從教師自身說

  1、教師首先要做一個明白的“讀書人”,讀書人要明白讀書好。

這個道理怎么強調都不為過。限于篇幅,我只想引用古人兩句話作為解說:一是蘇東坡《和董傳留別》中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二是宋元之際的翁森《四時讀書樂》中的“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2、 讀書人要明白好讀書。

這里的“好”有兩個讀音、兩種意思:一為:“好——hao(第四聲)”意為喜好、愛好、嗜好、甚至癖好;一為“好——hao(第三聲)”意為認真、仔細、扎實且方法好、適當。一個人不愛讀書,不愛與書為伴是真貧窮、是真孤獨、是真偷懶、是真墮落;一個愛讀書的人是視讀書為生命的第一要素,視讀書為人生的一大享受。所謂“嗜書如命”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不認真踏實讀書,只將讀書作為應付考試、裝潢門面的人,一個不會讀書,只會吊書袋的人,一個把讀書作為敲門磚,從中尋覓追名逐利、升官發財之道的人;是不能品嘗書中三味,也不能將書中的知識化為修身立業的能力的。

  3、讀書人要明白讀好書。

不說外國,只說中國;不說現代,只說古代;好書浩如煙海:中國人的圣經《論語》、先民的歌唱《詩經》、哲學的天籟《莊子》、澤畔的悲歌《楚辭》、儒者的良心《孟子》、帝王的鏡子《資治通鑒》……大道名儒、文壇風流、各樹一幟,詩詞曲賦、文章稗史、連峰迭起?!恳晃蛔x書人每本宏著、每篇美文、每首好詩 ,都構成了我們民族古老文化的精神實體,并壘起我們這一厚重國體的思想文化基礎,塑造著我們民族的靈魂與脊梁。

書香博雅,我們要做真正的讀書人。

韓愈說:“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真正的讀書人,他可以在人類文化的宏大殿堂里與先圣前賢比肩論道,弦歌不輟,做永世常青的知識開啟者,從而建構著塑造著未來無數個時代的人們的心靈。

為考試而讀書,為炒股而讀書,為混文憑而讀書的人,不是讀書人;為混官做而讀書的人,不是讀書人;為趕時髦,為裝飾門面,為掩飾自己的精神空虛、為附庸風雅而讀書的人,不是讀書人,……

總之,真正的讀書人,應該把書本上的教益和啟迪,融進和沁入自己的身心并付諸實際有效的行動

惟其如此,我們才有資格有底氣有能力有方法有審美情趣的指導我們的學生去讀書,去做明白的“讀書人”。

關鍵是讀什么書?作為教師,讀什么書的核心是“專博結合?!睂I基礎知識要系統堅實、寬厚全面、不斷更新;相關的文化知識要廣博。要在廣泛涉獵基礎上研究與本學科本專業教育相鄰的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科教育學、教育經濟學等,要注意前沿化。

    (二)、從學校層面說

學校要為教師讀書學生讀書提供燦爛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充足的水分,為營造書香校園、儒雅校園、文明校園,創設必要的硬件設施、保證必要的時間和空間。要集思廣益,鼓勵支持激活師生閱讀的興趣,通過諸如詩文朗誦、征文、演講等比賽,課本劇演出、讀書心得佳作展等豐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活動,在一到三年時間里,使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正氣溢滿整個校園。

 

二、 教師要“下水”——這是“躬行”實踐的又一重要體現

我這里只從語文教師要寫“下水文”說起:

語文教師寫“下水”文在語文教學,尤其是在作文教學中言傳身教的鼓舞作用和指導權威等是盡人皆知的。筆者從中體味到:教師“下水”文,以其貼近教材,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的特點,以其在作文教學中的探討性,借鑒性,示范性,可操作性,在作文教學中確實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蕭伯納有句名言“能者干,不能者教”。此話雖有些偏激,但一個只會教學生怎樣寫,為什么要這樣寫;而自己卻不敢寫,不愿寫或不會寫的教師,總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能者。令人欣慰的是,絕大多數語文教師已經在教學之余欣然下水,筆耕不輟。雖說作文是一件苦事,但只有“下水”才能探知水之深淺,水之急緩,水之冷暖,自覺樂在其中。只要我們經常動起筆來,與我們的受教育者一同表情達意狀物說理,就會激發出一種寫作欲望和激情,就會感到文思如泉,左右逢源,把苦事變成樂事。

    還應該認識到像我們這樣的區區書生,作“下水”文也有寫不出來的時候。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若是將魯迅先生“寫不出來的時候不硬寫”的格言作為自己的茍安遁詞,非要到時來運轉,靈感迸發時才動筆,只怕廟宇動工時,菩薩已垂垂老矣!人生苦短,勤能補拙,寫不出來時就是要逼著自己去“硬寫”。勤奮學習,勇于實踐,靈感、激情、技巧總會有的;堅持下去,九死不悔,即使是拙筆、禿筆也終究會“落筆生花的”。

改革開放為每一位有志者、勤奮者展現了探索成功的社會機遇,三尺講臺為我們提供了一塊激勵勤奮,耕種收獲的理想園地;而我們的“教書匠”卻不宜依賴機遇,倚仗稟賦,理應筆耕不輟,以勤奮爭取社會機遇,以探索發展自身稟賦。當我們用自己的不倦探索和不輟筆耕構思成文時,當我們用殷殷企盼捧讀著自己的文稿變成出版面世的文章時;我們不是已經從中感到書香盈袖,余韻爽口么?不是已經從中品味到耕耘的苦澀和收獲的甜美么?

 

    三、教師要轉變角色,做學生的幫助者、引導者、開發者、促進者。

曾校長講到教師是診斷者——觀察、訪談、測試、問卷調查、作品分析——關于人的腦科學和心理學知識、調查診斷的方法技術、研究學生的意識;是學習指導者——發現學生問題、確定學習目標、指導學習和研究方法、回答問題——學科知識、學習心理知識、方法知識、以學為本的理念、指導方法。

因此,我們要樹立現代化的學生觀

學生既為教育客體,又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信任、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發展上,應對學生全面發展負責。要創設發展學生個性的空間、環境和氛圍;因為沒有個性的人就不能創造,沒有特長的人就不能生存。

陳仲梁教授說,師生關系有三種類型:一是服從型,學生對老師完全服從;處在這種關系中的教師是無能的、不合格的。二是認同型,教師有寬廣豐富的知識面,講課生動有趣;學生尊重、領導賞識、社會認可;處在這種關系中的教師只能算是較好的合格的教師。三是同化型,打破了學生對老師的崇拜,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師生關系是一種民主、平等、協商的關系;處在這種關系中的教師才是優秀的教師。

拿第三種關系中定位的“優秀教師”的標準來要求我們自己是完全應該的,但也是任重道遠的。

英國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有句名言:“我不是你的教師,我只是你的一個旅伴,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倆的前進方向”讓我們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學生成長和我們自身發展的指路人吧。

經驗是學不完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讓我們終身“躬行”實踐吧。莫言大道人難得,只是功夫未到家!

                                                       語文特級教師 萬延龍

 
黃岡中學增城學校 黃岡中學廣州學校 繳費中心 學校微博 校長郵箱 報名郵箱 招聘郵箱 在線留言 家校通 來校路線

版權所有 | 黃岡中學廣州學校實驗小學  粵ICP備13025129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1402000271號
一校區地址:廣州市花都區鳳凰北路三東路段
聯系電話: 020 - 37711888
二校區地址:廣州市花都區金谷南路
聯系電話:020-36951999
電子郵箱:hgsyxx@126.com


網站內容解釋權歸黃岡中學廣州學校實驗小學
可以免费看黄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