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夾 聯系我們 黃廣學校 增城學校
 
師生園地
 
您所在的位置:黃岡中學廣州學校 > 師生園地 > 能力培養 > 美學教育 > 中學生物的美學價值及美育探討
 
中學生物的美學價值及美育探討

生物學研究對象是大自然中一切生命物質的形態、結構功能、演化、發展和分布。美學是研究美以及人對美的感受和創造的一般規律的科學。不論是生命體本身,還是生命活動過程和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以及人類攀登生命科學高峰的實踐與成果處處都有美的東西值得人們去感受、去發現、去創造,亦即在生物學中蘊含著巨大的美學價值。

美育,亦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美育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作為“一種教育方式,一種教育思想,應貫穿在整個教育過程,滲透在一切教學活動中”。因此,就每個生物教師所言,在生物學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1994,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重視美育”,“學校的美育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應該切實加強?!?

一、生物學中的美學價值

1.1生物學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客觀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美,是人類對世界進行審美活動的一種特殊體驗,它廣泛存在各個領域之中,表現的形式多種多樣,其具體的表現形式為光、音、形、色諸方面。不論是生物界的花、鳥、蟲、魚,還是生物體生存的環境——山川、平原、江河、湖泊、海洋、大氣,它們作為客觀自然界的自然物其中都蘊含著光、音、形、色的天然之美。生物學不僅要把生命體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而且還要把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作為研究對象,當然人們可以從其中感受到山河的雄偉、海洋的遼闊、草木的蔥蘢、花朵的艷麗、猿猴的敏捷如是這樣的天然美。這強弱分明、變化無窮的“光”當然能使人產生強烈的美感。就音而言,虎嘯獅吼、黃鸝鳴柳、夏蟬亮喉等等,其動聽程度決不遜于人類演奏的交響曲。就形而言,白楊的挺拔、虎的威猛、大熊貓的憨態都足以叫人駐足忘返。就色而言,無論是林、草的綠色,花、葉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五光十色,還是生物體長期適應自然環境所表現出的保護色、警戒色,其豐富程度是任何調色大師都無法比擬的。天然之美還可從生命體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生命體結構與功能的和諧統一得到體現??萑~蝶、竹節蟲的高度擬態,鳥類外形、內部結構與其飛翔功能高度適應的特點都體現了生命形式那種渾然天成的和諧之美。

1.2生物學中的社會美

在現實生活中,凡體現出社會現象的美,都屬于社會美的范疇 。社會美來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即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社會美既體現在人類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又體現在人類社會實踐的成果上。生命科學正是人類改造客觀物質世界活動的結晶,其社會美的價值既可從人們探索生命奧秘的實踐過程中得到體現,又可從生命科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中得以體現。

僅就生物物種本身而言,其美學價值一般都只是體現出光、音、形、色的自然美。但是隨著人們對某些物種自然特征認識的深化,已把它們的某些自然屬性“人格化”成一種精神的東西,使其自然美轉化成社會美的特殊表現形式。如梅的凌寒獨放升華成冰肌玉骨;松的不畏貧瘠、嚴寒、酷暑,挺立山崖升華為堅強不屈;荷的出污泥而不染升華為清正廉明。蘭花無論從形、態、色、香到格、意、韻無一不涉及美學,她融于自然美、藝術美和社會美。蘭花以其素雅、獨秀、幽香,征服了古今無數文人騷客、風流雅士,使他們無一不為蘭花的品格和芬芳而傾倒。從屈原的“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又樹蕙之百畝”;孔子的“蘭為王者之香”,“芝蘭生于深谷,非以無人而不芳”;明朝余同麓的“雖無艷色如嬌女,自有幽香似德人”;清朝康熙皇帝的“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楊益生的“幽香逸韻本無成,綠展參差四五莖”;現代革命家陳毅的“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都堪稱是詠蘭佳作,成為他們人格高潔的象征。這種生命形式的自然特征早已成為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偉大精神力量,其社會之美的價值的確撼人心魄。

21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為生命科學的世紀,這與古今中外無數科學家的辛勤與汗水分不開的。從孟德爾到克里克,從達爾義到赫胥黎,從李時珍到袁隆平等許許多多的科學巨匠為了實現揭示生命奧秘的偉大理想,不計名利,終身矢志于科學實踐活動,從而凸現出各自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們對真理孜孜以求的行動和決心值得人們稱道,并化成了人類改造物質世界的精神動力,因而是美的。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本質的科學,生命現象又是地球長期演化的產物??v觀生命科學發展歷史的長河,其取得的成果無疑是巨大的。三大遺傳規律、細胞學說的創立、《物種起源》的問世、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人類基因圖譜的描繪、克隆動物的誕生、人與牛胰島素的合成、超級雜交水稻的育成,轉基因動、植物的突破⋯⋯等等。這一樁樁、一件件驚世駭俗的巨大成果,正是人類改造物質世界本質力量的完美體現,從中閃爍著人類偉大智慧的光輝,真可謂妙不可言、美不勝收。

1.3生物學中的藝術美

存在于一切藝術作品中的美即為藝術美。如果說自然美側重于自然物的形式,社會美側重于內容,而藝術美的顯著特點表現為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一方面,一切藝術作品都體現出一定的物化形態,另一方面藝術作品傾注著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包含著創作者的加工、改造。生命科學涉及的插圖、彩圖,通過利用光、影、色、線、層次、質感等表現手法,突出了生物體最美的一面,動靜結合,呼之欲出。標本模型,如虛擬人體肌肉標本其形象健美、肌肉發達,姿勢像希臘雕塑那樣優美。

園林之所以美,是因為春、夏、秋、冬植物景色各有特色,景觀變化無窮。它集自然美、藝術美、建筑美、繪圖美、文學美于一體,以自然、藝術美為特征,有了自然美,園林綠地才有生命力。但園林更要借助各種造型加強其藝術表現力,把現實風景中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人們培育出的花卉、盆景以及根雕都具備了藝術作品的特征,故而能體現出藝術品的美學價值。比如根雕作品,它取材于樹齡千百年的樹根。藝術家們發揮他們非凡的想象力,“略微”加以雕琢,外形千奇百怪的樹根,便成為一件意境深遠、讓人回味無窮的藝術作品。根雕美術采用自然根材抽象美的形態來表達作品的神似,尤能以因材施藝、巧借天然來呈現大自然的奇巧聯姻,讓人驚嘆“造化生靈”的魅力,把樹根自然生成千曲百轉的形態,充分利用這些根材的凹凸、殘、瘤、畸、朽、節、紋、疤、須、皮、色等奇妙的自然立體效果而創造出根的生命狀態,造就神奇的藝術瞬間。

二、生物教學與美育

由于生物學中潛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這使得生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成為可能。美育既不同于純粹的知識傳授,也不同于單一倫理道德的說教, 它與多種教育有著錯綜復雜的聯系 。生物學教學畢竟不是美學教學,否則勢必本末倒置。在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美育不能是一般美學的說教,而應寓于潛移默化當中,起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鑒于生物學知識的豐富性,其中各種美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又千差萬別,所以要求生物教師在自己掌握一定美學知識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運用繪聲繪色生動形象的語言去啟迪學生感受美、發現美。通過教師適當向同學介紹著名生物學家的典型事例以及生命科學過去取得的或最新取得的優秀成果,展望生命科學發展的美好未來,從而讓學生樹立學好生物學,乃至終生矢志獻身生命科學的信心與決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設法采用各種諸如掛圖、幻燈、電影、電視、多媒體等直觀手段讓學生獲得豐富生動的表象。這樣,不僅符合人類認識事物從感性到理性的發展規律,亦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審美對象,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增長才干又受到美的熏陶。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而美育的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實踐性。由于美本身是人們在實踐中創造的,人的美感也應從實踐中獲得。生物學實驗、課外活動、各種實習是生物學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對學生進行美育不可或缺的環節。顯微鏡下就可為同學顯示出一個肉眼看不到的色彩斑斕的嶄新世界,如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細胞、孢子就像美麗的花數。對動物解剖實驗比課本更能使學生認識到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完美統一,并且可以欣賞蚯蚓、青蛙、蛇等動物的和諧、對稱、富有動感的形象美。在課外活動中學生親手制作的標本、模型,培育出的花卉、盆景,都可以給自身和他人帶來美的享受。與此同時,也使同學們在這“人化的審美對象”中看到自身創造世界,創造“美”的本質力量,從而在心靈的深處產生無比的愉悅。再者,比如生物學教學過程中的野外實習環節,在野外實習中,學生置身于自然,從教學效果而言可讓學生深切領會到各種生命形式鮮活真實的生活狀態,從而有利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審美效果而言,恰好為同學提供了生動形象的審美對象。在大自然中,同學們可以感受到山河的壯麗,花朵的鮮艷,林木的蔥蘢,聆聽生命體與生存環境合奏的美妙旋律,真正體味出“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蟬噪林愈近,鳥鳴山更幽”的強烈美感。

山河是美的,生命是美的。美在生物學廣袤無垠的知識海洋里,在人類攀登生命科學高峰的偉大實踐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讓同學們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心靈得到凈化,美感得以升華。

 
黃岡中學增城學校 黃岡中學廣州學校 繳費中心 學校微博 校長郵箱 報名郵箱 招聘郵箱 在線留言 家校通 來校路線

版權所有 | 黃岡中學廣州學校實驗小學  粵ICP備13025129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1402000271號
一校區地址:廣州市花都區鳳凰北路三東路段
聯系電話: 020 - 37711888
二校區地址:廣州市花都區金谷南路
聯系電話:020-36951999
電子郵箱:hgsyxx@126.com


網站內容解釋權歸黃岡中學廣州學校實驗小學
可以免费看黄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