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隨著現代科技發展和經濟繁榮,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發現,在物質生活獲得較大滿足的同時,人們的精神反而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了一片荒原,陷入“精神沙漠”的境地。為了矯正現代科技對現代社會所造成的種種弊端,人類正在大力倡導“綠色運動” ,而能給這場綠色運動帶來光明的使者理應屬于“美育” 。
推行素質教育,美育日漸受寵。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的感情總是要有所寄托。人的精神領域、情感領域,高尚的東西——美育,它不去占領,低級庸俗的東西必然趁虛而入?,F代社會、全球一體化日益明顯,素質教育盛行天下。素質教育要求改變美育的現狀,它不能成為教育環節中最為薄弱的鏈條,理應并逐漸成為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火車頭,日益獲得更多寵愛。
第一,美育日益普及。首先,隨著現有應試教育體制的逐漸改變,素質教育呼之即出。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之中,審美教育的滲透力最強,它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在其它四育之中,影響且規定著它們的功效。其次,美育在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實踐活動中,指導人們去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尋求“真” ;隨后,人類作為主體把掌握的規律運用于創造人類的幸福事業中去,達到一種預想的目的,獲得“善” ;最后,一旦真與善成為一種和諧完滿之時,即所謂達到“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就產生了“美” 。
美育不僅體現著個人的情趣、觀念和理想,而且反映其經歷、知識和整個的人格。美育所顯示的是人的全部生命世界,它是獨特和不可重復的,僅靠一般觀察、實驗、綜合、分析的方法難以評價知曉。但是,審美活動具有普遍性,任何個人總是作為人類一分子生活著,他的經歷、知識乃至人格是在群類的生活中獲得的?,F代社會尤其強調交際的需要,個人與他人、自然、社會之間構成了對象化的關系,美育日益普及了。
第二,美育漸漸深化。首先,素質教育和美育都不存在排它性,兩者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可以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實踐中,以美育指導素質教育,以素質教育促進美育,正好將兩者結合起來,隨著視點的轉移,整體性地滲入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知識便帶上了美麗的光環,吸引學生去汲取、去探求,去自覺地接受沐浴。其次,如果人們能始終處于一個優美的環境之中,耳濡目染各種美,同時也參與建設各種美,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無疑會有諸多幫助。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美學實質上是應用心理學?!?span>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美育的進一步深入完善,審美教育不僅具有理論性的品格,更是一項具有實踐性的活動。具有在新的復雜環境中審美地生存能力的人類,必將有一個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