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養中學生動手能力的意義:
動手能力是人的一種基本能力,是指一切在動手過程中形成的能力。因為現在很多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孩子動手能力培養上存在著很大的偏差:一是對孩子過度寵愛,不忍心讓孩子自己動手;二是認為孩子年齡小、能力差,以后再學習也不晚;三是怕麻煩,與其讓孩子慢慢學,不如自己替他做。沒有及時對孩子動手能力進行培養,或采用簡單的包辦代替的方法解決問題。在這種家庭教育背景下,孩子缺少學習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因為缺少家長的鼓勵和引導而產生畏難情緒,于是,孩子們的創造性和主動精神得不到發揮,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得不到提高,造成了孩子動手能力不強的狀況。
因此,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的實踐操作為載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中學生動手能力,以便讓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增強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觀察力和溝通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 如何培養中學生動手能力:
(一)從“改”入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強烈意識
首先從“改”字入手,讓動手改變教學理念,變結論式的教學為過程式的教學。根據教材內容,分步提出問題,結合實驗和考察,讓學生在觀察、實驗操作等動手過程中,學到知識。
(二)從“情”入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正確態度
從“情”入手,就是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感情,由情的心靈感召,端正學生動手能力的正確態度。
(三)從“趣”入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良好習慣
興趣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 興趣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開動腦筋,更能養成了學生自己動手的良好習慣。
(四)從“巧”入手,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動手能力
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動手能力,可以由模仿引導到創新。創新往往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模仿的發展,充分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五)以“勤”入手,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做準備
更可能多的搜集動手素材和實驗器材,創造條件以滿足學生的需要。